近几年酒店业面临营收、客流压力,不少企业急于求变却难寻章法,而开元旅业却在今年实现了 GOP 增长突破,这份成绩,藏在它步步扎实的动作里——
开元旅业集团常务副总裁兼酒店事业部总裁金杭甬先生曾提到:“在市场经济下行期,开元旅业酒店板块在今年七八月份实现GOP同比增长。”
这份喜人成绩的背后,得益于每年坚持投入近一个小目标在酒店硬件换新,还有开元对需求的精准落地。
那么开元旅业究竟是如何在行业下行期靠“步步为营”实现业绩增长的呢?
近日华客会客室”邀请开元旅业集团常务副总裁兼酒店事业部总裁金杭甬先生,从成本、客群、服务维度拆解其经营逻辑,为酒店人带来可落地的经验借鉴。
提及今年GOP增长,金总首先强调了其行业意义:
而开元之所以能率先抓住这一信号,离不开民营企业独有的体制优势 —— 决策链短、执行速度快。
“在「精兵简政」「成本控制」这些行业通用动作上,我们或许和其他企业方向一致,但我们落地更快。” 金总举例。
当行业还在讨论 “轻资产转型” 的可行性时,开元已完成了冗余流程的裁剪,将资源集中到客房、餐饮等核心业务;当不少酒店纠结 “数字化要不要投” 时,开元已通过华客系统完成了“无效投入排查”。这种 “不犹豫、不拖沓” 的风格,让开元在市场细微变化中抢占了先机。
把钱花在用户 “能看见、有体感” 的地方
“很多酒店都在做成本控制,但不少人陷入了误区 —— 砍掉了用户在意的服务,却保留了大量无关紧要的投入。” 金总认为,有效的成本控制,核心是 “区分有效与无效投入”,而这一区分的关键,在于数字化工具的赋能。
开元的做法是,通过数字化系统对用户反馈、消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精准定位 “用户有体感” 和 “用户无体感” 的投入板块。
以度假型酒店为例,开元在千岛湖、宁波等地的度假酒店,曾长期保留西餐板块,投入了高额的食材、厨具和人工成本。但根据数字化系统数据显示,高频提及 “希望增加本地风味”,但几乎没有多少对西餐的称赞。
“基于这个数据,我们果断砍掉了所有度假酒店的西餐板块,转而加大本地食材采购和本地菜品研发。” 金总透露。
这一调整不仅让用户满意度提升了,还节省了餐饮成本 —— 西餐所需的进口食材、专业厨具,以及懂西餐烹饪的厨师,这些高成本项被 “本土化餐饮” 的高性价比替代,实现了“用户体验”与“成本控制”双赢。
“把预算从用户看不见的地方,挪到用户能感受到的地方。” 金总总结。
在金总看来,开元旅业的客群运营核心不在追逐短期流量,而是始终坚持“长期主义”,从 “森泊” 项目到 “饭搭子” IP,每一步都围绕 “理解需求、扎根需求” 展开。
1.三大潜力客群:提前破解未来需求密码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痛点,开元给出了差异化的长期解决方案
b、宠物市场
面对 “国内宠物数量超 1-2 岁儿童” 的需求变化,部分酒店试点 “宠物友好服务”:提供宠物餐食、托管与清洁用品,开辟专属活动区,吸引大量年轻养宠群体。
c、00 后市场
抓住每年上千万毕业生流量,以及综合80后父母、消费能力超前等特点,优化产品展示、预定流程等使用体验,全面贴合年轻人的需求。
2. 森泊项目:敢做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8-2019 年,当行业还在聚焦传统酒店模式时,开元已率先推出 “室内乐园 + 水乐园 + 酒店” 的项目,如森泊,并在2021年迎来爆发式增长。
如今全国同类酒店层出不穷,但开元凭借 “先发优势”,不仅吃到第一波利润,更在用户心智中烙下深刻印象。
3. “饭搭子”IP:躬身入局读懂用户真实需求
为更贴近客群,开元还尝试了 “饭搭子” 短视频 IP。这并非短期带货,而是创始人建议下的“拥抱变化实践”:
团队没有专业脚本,由办公室同事出镜,一边探寻优质食材(如科普东海梭子蟹因 “淡水咸水交界、温度适宜” 而口感偏甜的原因),一边输出烹饪建议与菜品观点。
“拍短视频不仅是为了流量,更多想知道用户真正关心什么。”金总坦言,通过观察用户反馈,团队捕捉到用户对 “本地食材”“平价美味” 的偏好,这些反馈直接反哺餐饮产品优化 —— 比如调整菜单定价、增加接地气的本地菜品。目前 “饭搭子” 每条视频阅读量破万,成为开元 “倾听用户声音” 的窗口。
服务稳定
“长期、稳定、有效” 撑起服务品质
在采访中,金总多次强调:
“开元能在行业寒冬中站稳脚跟,靠的不是‘惊艳一时’的服务,而是‘长期稳定’的品质。”
他认为,真正的服务,必须满足三个标准:长期、稳定、有效。
“长期”,服务贯穿酒店生命周期
例如,开元在 近几年行业最困难的时期,仍坚持每年近 1 亿元的更新改造投入 —— 客房换地毯、墙纸,餐厅换灯光,宴会厅翻新,大理石保养。
“很多人说‘形势不好,先省省’,但我们不这么认为。一年不投入,自己知道;两年不投入,用户知道;三年不投入,全社会都知道。” 金总解释,这种 “不中断” 的投入,是维持服务品质的基础。
“稳定”,要求服务 “不摇摆、不打折”
金总举例,开元始终坚持 “员工是重要资产” 的理念:经济好时,给员工发奖金、做培训;经济差时,也不削减员工福利、不随意裁员。
同样,在食材采购上,哪怕成本上涨,也坚持 “品质不降”。“今天对员工好、对食材严,明天就懈怠了,这就不是稳定服务。
“有效”,服务能精准解决核心用户需求
“如果我们给600元客群提供2000元客群的‘私人管家服务’,不仅成本高,用户也觉得‘没必要’;反之,给600元客群提供 200 元客群的‘基础服务’,用户又会觉得‘不值’。”
金总表示,开元通过华客系统分析核心用户的需求痛点,确保每一项服务都 “有用、实用”。
支撑这三大标准的,离不开以下服务体系的保证:
一是老板/业主的“价值观引领”,确保服务理念不跑偏;
二是专业稳定的管理团队,酒店老总多为长期任职,经营思路连贯;
三是数字化工具的 “倒逼”,通过华客系统的住中预警、点评分析,及时发现服务问题并整改。
以杭州开元名都为例,其8000多条用户点评中,差评率不及1%,这一成绩正是 “长期稳定服务” 的最好证明。
差评处理
从 “压力” 到 “动力” 的闭环机制
“差评不可怕,可怕的是不重视、不整改。” 金总透露,开元对差评的重视程度,从 “董事长亲自批办” 就能看出 —— 所有差评需经酒店回复、总经理指示、集团审核后,分值低于一定标准的,都会送到董事长手中,由董事长亲自点评。
这种 “自上而下” 的重视,形成了开元差评处理的 “闭环机制”:
1 “快速响应”
在华客系统上,一旦收到住中客诉(如卫生问题、设施损坏),房务总监需在 10 分钟内响应处理。“我们要求‘能当场解决的,绝不拖到客人离店’, 金总说,开元的住中反馈率达 97%-99%,正是快速响应的结果。
2 “奖惩落地” 开元每年会划拨专项资金,用于考核酒店的点评表现 —— 综合点评数量、分数、回复质量、同期均值等指标,排名靠前的酒店总经理可获数万元奖励,排名靠后的则会被扣罚。“这不是‘形式主义’,而是让管理层真正把‘服务质量’放在心上。” 3 “理性分析” 面对差评,开元要求员工 “先承认客人意见,再分析问题本质”,不允许 “找借口、怪客人”。 “比如客人说‘价格太高’,我们会分析是市场定价问题,还是性价比不足;客人说‘地理位置不好’,我们会看是客人行程需求特殊,还是真的交通不便。” 金总解释,对于 “可解决的问题”(如卫生、服务态度),会严格考核管理层;对于 “客观问题”(如地理位置),则会纳入产品优化考量,但不盲目追责。 4 “举一反三” 每一条差评处理后,开元都会将问题归类,在月度、季度会议上分析,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比如某家酒店连续收到‘早餐品种少’的差评,我们就会要求该酒店调整早餐菜单;如果多个酒店都反映‘某类设施易损坏’,我们就会优化采购标准。” 金总认为,差评处理的核心是“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从开元的实践来看,这种 “以差评促改进” 的模式,确实让酒店的服务品质不断提升,也让用户满意度持续走高。
作为行业数字化观察员,金总认为高星级酒店数字化无需 “贪大求全”,重点做好两件事:
第一,多用 “年轻人”
80后对数字化工具多是 “会用但不精通”,习惯 “标准化操作”;而年轻人(如90后、00后)熟悉小程序、短视频、外卖平台等,对 “差异化数字运营” 更敏感 —— 把 “玩手机好、懂用户喜好” 的年轻人放到数字运营岗,能更快捕捉用户需求。
第二,向大平台数据 “借力”
“无数据无数字化”,应将酒店接入携程、飞猪、抖音等大平台,借助 “成百上千、上万用户数据” 分析需求。
在数字化 “取舍” 上,金总还分享了不同观点:
头部企业
资金允许时,可 “领先尝试”(如麦当劳花上亿美金做数字化转型,从 “人工点单” 到 “全链路数字化”);
非头部 / 个体酒店
“跟随即可”,无需盲目投入 —— 就像 “老百姓离不开支付宝、微信”,酒店数字化也是 “必然趋势”,但可通过 “定期审视” 砍掉无效工具。
开元旅业的数字化“取舍案例”:
过去三年,曾三次更换 “本地化用户平台”。
第一次用 “能归集用户的系统”,但无法运营;第二次换 “能发券、发消息的系统”,但不能给用户打标签;第三次才找到 “支持储值、可精准运营核心用户” 的系统。
“数字化工具要‘功能性优先’,哪怕‘大工具’变化慢,也要选‘能解决当下问题’的。”
最后,金总用两个典型案例 给行业指明方向:
麦当劳:靠 “规模化成本优势”
借助供应链、标准化、全球化、数字化,从 “单一汉堡店” 成长为 “千亿美金市值企业”;
迪士尼:靠 “差异化竞争优势”
无论全球多少主题乐园,始终占据 “用户心智”,上海迪士尼 2024 年营收约 170 亿,2019 年就突破百亿,且持续增长。
“当下酒店行业确实困难,但困难不是‘躺平’的理由。开元能实现 GOP 增长,不是运气好,而是在成本、客群、服务上做了‘长期精耕’。” 采访最后,金总结合开元实践,给行业提出三点关键建议:
1
控规模、促转型:先给市场 “减负”
对于集团酒店,应理性控制新增规模,避免 “低效运营” 干扰市场,让行业资源向 “有效需求” 集中。
2
弃跟风、抓核心:把资源用在 “刀刃上”
不盲目追逐“短期流量”,用数字化工具找到用户“有体感”的需求点,而非 “什么火做什么”。
3
重长期、强闭环:用“稳定”换“信任”
坚持对服务品质的长期投入,通过华客这样的系统分析数据、优化服务,而不是把数字化当成 “摆设”;建立 “用户反馈 - 整改 - 迭代” 的闭环,让 “稳定的品质” 与 “真诚的改进” 成为品牌信任的基石。
“中国酒店业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也有优秀的从业者。只要我们能沉下心来,以用户为核心,以品质为根本,就一定能走出寒冬,迎来新的增长。” 金总的话,不仅是开元的经验总结,更是对整个行业的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