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洞察/案例
探索酒店行业未来与高质量发展趋势

亲子游酒旅消费洞察报告 | 万亿市场,酒店靠什么留住客人的心?

浏览次数:48人 时间:25-07-31 15:29:05

随着家庭消费升级与年轻一代父母育儿观念的深刻转变,亲子游已成为国内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

据市场监测数据,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二孩及以上家庭占比已超28%,亲子游市场规模突破万亿。这一群体释放出的显著差异化旅游需求,正推动着旅游业加速向精细化服务转型。
*文中数据取自24年全年维度

Part 01 · 市场基本面深度剖析

多元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1.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分析

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家庭旅游市场需求报告》显示,2024年国内家庭游市场已突破万亿元大关,76.1%的旅游者选择孩子作为出游同伴。国内亲子游市场还在持续扩大、扩容。这一增长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

育儿及消费观念升级:新一代父母(80、90后)注重亲子高质量陪伴,追求与孩子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共同互动的沉浸式亲子体验。

政策环境利好:国务院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重要文件,明确提出优化亲子游乐服务,引导相关城市及旅游目的地发展儿童友好旅游公共服务等一系列重要措施。

 2.市场竞争格局 

当前亲子住宿市场呈现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70%的亲子家庭选择中高端及以上酒店:其中高端市场(四五星)占比近一半,中端(特色三星)占近30%,经济型次之;中端市场的份额还在不断扩大。

在供给端,国际品牌(如clubmed、迪士尼、环球影城)和本土高端品牌(如亚特兰蒂斯、开元森泊)凭借成熟的运营体系和IP效应占据高端市场;各大集团正通过快速改造经济型酒店抢占基础需求;而中端亲子酒店市场则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机会——谁能打造出兼具品质与性价比的中端亲子酒店产品,谁就能抢占市场空白。

Part 02 ·  亲子消费决策深度洞察

亲子需求呈现金字塔结构

1.核心客群分类

根据携带儿童年龄的不同,大致可分为3类:

婴幼儿家庭(0-2岁):一般不以旅游为出行目的,自带婴儿餐食和用品,多携带老人一同出行,对套房、家庭房、连通房等有较高需求;

小童家庭(3-6岁):75%小童家长更关注自然体验感受,例如亲近小动物、沙滩玩水等;

大童家庭(7-12岁):大童家长更关注孩子的社交与学习类活动(手工课程、自然研学)。

 2.共性需求特征 

亲子需求呈现典型的金字塔结构,层层递进。可以被归为以下5类,用户研究显示:

①生理需求:基础住宿&餐饮是酒店最基础的功能,也是必须被满足的生理需求;

②安全需求:安全防护设施是加分项,例如烘干机、洗衣机、儿童防护桌角等健康防护设施(22%用户认为烘干机、洗衣机、浴缸等设施会使亲子之行更便利);

③锦上添花的社交需求:包括亲子互动与儿童社交(67%用户强调亲子互动体验感,希望家长能陪同孩子玩乐;44%用户希望孩子可以和同龄人一同玩耍,或酒店内可以组织儿童集体活动);

④尊重需求:希望能被特殊照顾,成长纪念服务、离店小礼物等服务是加分项;

⑤自我实现需求:营造一段无与伦比的家庭记忆、并满足社交分享的需求属于高价值的。

 3.决策模式变革 

妈妈是家庭决策中枢:68%为女性,年龄多在25-45岁,常住地为一线、新一线城市。

社交平台影响近半数预订行为:22%用户会通过人际沟通(直接交流、朋友圈等),了解其他同龄妈妈都带孩子玩什么;44%用户会通过短视频平台、内容平台分享或查看攻略。

 4.消费行为特征研究 

预订窗口:20%以上亲子人群提前7天以上预订(整体酒店提前7天以上预订的比例仅占9%)。

停留时长:旅游模式呈现"两极分化"特征:

本地周边游:85%以上仅住1天;

异地度假游:27%以上连住2天及以上。

消费水平:亲子游客群消费水平高,单间夜房费超过1000元的占比达到10%,入住5星酒店的占比近20%,均高于整体情况。

Part 03 · 行业痛点和供需错配

投入产出失衡,运营效率低下

 1.供给侧主要矛盾 

当前市场最突出的矛盾是:投入增加与体验提升不成正比。许多酒店投入巨资改造硬件设施,却因忽视软件建设导致效果不佳。典型案例为儿童乐园使用率低下,深层原因在于:①活动设计缺乏专业性;②运营时间与家庭作息不匹配;③缺乏互动引导人员。这反映出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重硬件、轻运营"思维定式。

另一大痛点在于运营效率相对较低,季节性波动明显——亲子客群在寒暑假住宿支出占比超全年50%。季节性波动的背后是资源错配的恶性循环:寒暑假期间,亲子酒店普遍面临员工超负荷运转(服务品质下滑)、设施过度使用(折损率提升)、溢价空间触顶(引发用户对瑕疵零容忍,差评率增高)的问题;

而在淡季,酒店又不得不承担专业人才闲置(培训成本沉没)、主题场景/设施空置(坪效急剧下跌)、定制化设备闲置(如婴儿床利用率下降)的成本损耗。

 2.需求端变化挑战 

①消费期待的升级速度远超行业进化速度

家长不再满足于“有儿童设施”而是要求“适龄化”的专业体验——各年龄区间的孩子适合游玩的项目差异较大,父母在预订过程中对设施的适玩年龄较为关注。

②可分享性成为重要考量因素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随着80、90后父母成为消费主力,“可分享性”成为重要考量因素。亲子家庭的消费决策中,实际存在着两套并行的评价体系:孩子用笑声投票,父母用社交货币买单。不仅在乎孩子是否玩得开心,还在乎这份体验是否值得在社交平台上分享。

亲子酒店的终极竞争,已从单一的住宿空间升级为家庭记忆的营造。谁能精准捕捉「童年一瞬」,将其转化为值得珍藏的家庭瞬间,谁就能赢得跨越代际的品牌忠诚。未来的赢家,需集消费者心理洞察、趣味体验创造及社交价值赋能为一体,突破简单的床位生意,创造品牌与消费者的永恒记忆。

上一篇:没有了
相关推荐
浓人住酒店 VS 淡人住酒店
在酒店的24小时循环里有人渴望被热闹包裹,有人偏爱与安静共处继「i 人」「 e 人」之后「浓人」与「淡人」的社交偏好差异正重新定义酒店服务的温度刻度从预抵沟通到离店告别让我们透过场景、服务、管理三大真实现场解码两种客群的需求脉络场景浓人借办理入住开启交流,关注细节与个性化体验;淡人追求流程高效,反感过度社交。那么酒店该怎么办?应对TIPS浓人:主动呼应偏好(如为偏爱「高楼层静音房」的客人优先锁定同
25-07-31
刘润:我在石家庄当客服
最近,我觉得我强得可怕。去年9月,我在上海送外卖。今年3月,我在上海开滴滴。从此,我的腰板都直了。嘴都硬了。总有人问我“讨厌”的问题:万一咨询行业被AI取代,你怎么办?以后,我就把这句话甩他脸上:我可以开着滴滴送外卖啊!哼哼。还有哪个工作,想让我去试试的?随便说。咨询顾问都是纸上谈兵?哈哈。我立马去干给你看!然后,我就收到雪片一样的“许愿”:你可以试试代驾…来长沙开地铁…来山姆会员店上货…做一天房
25-07-31
AI 真能破解酒店营销难题?拯救 KPI?
当五星级酒店开始用地摊寻求生机,酒店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营销层,传统方式愈发难以适应新需求,而AI或许正是破局的关键。然而,不少酒店从业者正陷入这样的怪圈:“靠传统人力和经验做方案要2周、靠AI生成文案反复修改3小时,数据却始终平平”。行业共性困境逐渐凸显 —— 通用型AI工具与酒店营销场景存在断层:从提示词调整到内容打磨的人力消耗,再到传播效果波动带来的决策焦虑,让预算有限的酒店常陷入
25-07-10
2025,文化营销 10 大新趋势
随着新一代年轻人东方审美的血脉觉醒,中国传统文化已然成为了品牌文化叙事所围绕的核心之一。过去一年,大众对「非遗」的关注与讨论呈现爆发式增长,李子柒复出、春节申遗成功等事件也推动着「非遗热」在屏幕内外持续升温,并延续至今。在非遗的诸多类别中,传统技艺最受欢迎,与此同时在非遗之外,越来越多的民间手工艺也开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被年轻消费群体所熟知。从非遗技艺到民艺手艺,这些传统技艺背后均蕴藏着丰富的
25-07-02
免费预约演示
您的需求
公司全称
您的手机
您的邮箱
验证码点击切换
在线留言
电话咨询
400-869-2990
周一至周日 09:00-18:00
添加客服
联系邮箱
sales@vocust.com
返回顶部
更懂酒旅和体验管理的科技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