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洞察/案例
探索酒店行业未来与高质量发展趋势

开一天亏一天,酒店自助该不该关?

浏览次数:3409人 时间:25-02-19 15:28:50

53f51d8ce0e3062898348d145c4100c0.jpeg

自助餐,这个闯入中国的舶来品一度是一种现象级的餐饮业态。而今天,酒店自助餐正在悄悄地闭店,以前常去吃的星级晚餐自助,指不定哪天就消失了。

01

酒店自助餐真的是“被吃垮”了?

全服务酒店一般使用全日制餐厅为住店客人提供自助早餐,照葫芦画瓢,很多酒店会再开一个午餐自助或晚餐自助。

自助午餐的目标客群主要是住店客人,店内会议或者周边高端写字楼的白领,自助晚餐的客群拓展到社区居民或亲子家庭,主要盈利模式为薄利多销。

e2e4f04dade6ee3b994b79c81122c088.jpeg

首先对外开不下去的是午餐自助,没有会议接待就不开,因为时间的不确定性,只能放弃对外销售。接下来酒店晚餐自助的开放时间也逐步缩紧到周末。周末还能有点客户,周中简直门可罗雀,寥寥无几的用餐人数根本无法覆盖开餐成本,一开即是亏损。最后酒店发现,只要自助餐厅一关,毛利蹭蹭上涨,那还开个什么呀开?

所以酒店自助餐不是人太多吃垮的,反而是没人吃,垮的。

02

传统的酒店自助餐,已经做了三十多年

上世纪80年代初,自助餐在五星级涉外宾馆首度出现,如广州白天鹅宾馆、北京长城饭店等。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自助餐以其满汉全席般丰盛的菜品,普通人高攀不起的价格,成为五星级酒店的标配,同时代表着一座城市最奢华的大餐标准。

3e8a12c2a310722aa5f2786d7f399321.jpeg

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平价酒店、饭店陆续将自助餐推广到了大众餐饮市场。2003年入驻上海的金钱豹自助餐厅更是红极一时,号称餐饮界的航空母舰。

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全国自助餐总门店数已超过6万家。人均消费在100元及以下的自助餐门店占到了66.9%。其中,50~80元区间的自助餐门店数占比最高,占比为33.9%,其次是80~100元的人均消费,占比为14.3%,人均消费在50元以下的自助餐门店也占据着为18.7%的市场。

29a861cbcdd080f9b94644cfd47c2812.png

即使如今餐饮市场整体高开高闭,但火锅依旧领跑市场,茶饮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全民爆款,高端自助餐的各路玩家却一个接一个黯然离场,酒店自助餐厅遭遇的滑铁卢并不是特例。

03

扶墙进扶墙出的野性消费不流行了

大部分人吃自助餐都抱有大快朵颐的心思,敞开享用一些平时吃不到的美味珍馐,主打一个“扶墙进,扶墙出”,甚至自信地认为自己一定能吃回本。

c69dc9c8d836ed2b33e86b21a7369696.jpeg

但餐厅不可能不赚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在自助餐中越来越难吃到珍馐美味,反而吃到更多用来充数的预制菜和冷冻品。完全背离了食客来自助餐厅吃好吃饱的初衷。

加上受就业和收入预期下滑影响,居民在花钱方面变得越来越谨慎,愈加重视性价比。并且健康饮食理念的正在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关注营养均衡和健康养生,追求少而精,不要大而全。比如,晚餐讲究“要吃少”,流行起了“白人饭”,或者干脆省掉晚餐不吃了;也不多吃不健康的食物,买啥都要算算卡路里,看看配料表。

04

酒店各类别餐厅,都是难兄难弟

除了酒店自助餐感到艰难,其它餐饮品类的日子也不好过。

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了高端米其林、黑珍珠突然倒闭还拖欠工资的新闻,#米其林也出穷鬼套餐#的话题刷爆社交平台,高端餐饮的日子已是如履薄冰。据红餐大数据统计显示,去年5月上海客单价大于500的高端餐饮店共有2700家。到了今年7月21日,这个数据只剩1650家左右,意味着不过1年时间内,上海超过三分之一高端餐厅已悄然倒闭。

bd312374c0cfe2b85fe4858447be11ce.jpeg

要品牌力有品牌力,要实力有实力的精致餐饮尚且如此,酒店餐饮又当何去何从?

05

外面的世界天翻地覆,切莫闭门造车

酒店餐饮常常标榜自己食材好,厨师棒,所以定价高。但无论是口味、服务还是环境,又很可能比不过同等价位的社会餐饮,缺乏市场竞争力。追其根源,不得不绕回尴尬的采购和人力成本问题,社餐能做到的物美价廉,原谅酒店确实无能为力。

88fa6bf68d35bd3e9f587d129e927c90.jpeg

社会餐饮这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是酒店餐饮不可回避的。社会餐饮通常产品迭代更快,宣传更灵活,决策流程更短,服务更接地气。反观酒店餐饮,定价更高,人手不足,位置不好找,味道还不够特色。

除此之外,酒店餐饮的预约规则也比较“逆天”,相较于什么时候想起来都能吃的社会餐饮,酒店餐饮多有提前一天预约的门槛要求,把相当一部分客人拒之门外。

不甘于做客房和会议配套的餐厅,如何盈利地走下去?不如先问问自己,餐厅的竞争力在哪里?

1)优化空间坪效

餐厅的每个用餐时段都好好利用起来了吗?

空闲区域是否还有作为盈利场所可能呢?

2)优化供应成本

是否有质价比更优的供应商呢?

怎样安排人力分配更省呢?

3)市场经济化

除了关注服务指标,关注过怎样运营吗?

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吗?

餐厅自我的招牌产品是什么?

是否考虑过餐厅外包呢?

写在最后

开一天亏一天的生意显然不符合市场自然规律。本来餐饮就是一个高速迭代,推陈出新的行业,酒店已经做了三四十年传统自助餐,迭代出新的餐饮模式来也未为不可。

要关不如早关,及时止损吧!

本文来自酒店圈儿,侵删。

相关推荐
点评分暴跌至3.6?酒店前台服务的雷区,如何避?
涉事酒店视频截图及抖音网友评论  图源/网络"机器人没电!再吵报警!"近日,某酒店前台与外卖员发生争执的视频席卷热搜,汹涌的差评潮让酒店评分暴跌至3.6分,起因是酒店前台与外卖员因机器人送餐问题发生争执,其间外卖员称客户要求使用机器人送餐,但遭到前台拒绝,“它只有十几格电,到不了门口,和没电有什么区别。”,并认为外卖员“吵”报警。这出闹剧揭开的残酷真相:前台服务链的裂缝与舆情海啸,正在化
25-08-07
亲子游酒旅消费洞察报告 | 万亿市场,酒店靠什么留住客人的心?
随着家庭消费升级与年轻一代父母育儿观念的深刻转变,亲子游已成为国内旅游市场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据市场监测数据,截至2025年6月,我国二孩及以上家庭占比已超28%,亲子游市场规模突破万亿。这一群体释放出的显著差异化旅游需求,正推动着旅游业加速向精细化服务转型。*文中数据取自24年全年维度Part 01 · 市场基本面深度剖析多元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1.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分析&
25-07-31
浓人住酒店 VS 淡人住酒店
在酒店的24小时循环里有人渴望被热闹包裹,有人偏爱与安静共处继「i 人」「 e 人」之后「浓人」与「淡人」的社交偏好差异正重新定义酒店服务的温度刻度从预抵沟通到离店告别让我们透过场景、服务、管理三大真实现场解码两种客群的需求脉络场景浓人借办理入住开启交流,关注细节与个性化体验;淡人追求流程高效,反感过度社交。那么酒店该怎么办?应对TIPS浓人:主动呼应偏好(如为偏爱「高楼层静音房」的客人优先锁定同
25-07-31
刘润:我在石家庄当客服
最近,我觉得我强得可怕。去年9月,我在上海送外卖。今年3月,我在上海开滴滴。从此,我的腰板都直了。嘴都硬了。总有人问我“讨厌”的问题:万一咨询行业被AI取代,你怎么办?以后,我就把这句话甩他脸上:我可以开着滴滴送外卖啊!哼哼。还有哪个工作,想让我去试试的?随便说。咨询顾问都是纸上谈兵?哈哈。我立马去干给你看!然后,我就收到雪片一样的“许愿”:你可以试试代驾…来长沙开地铁…来山姆会员店上货…做一天房
25-07-31
免费预约演示
您的需求
公司全称
您的手机
您的邮箱
验证码点击切换
在线留言
电话咨询
400-869-2990
周一至周日 09:00-18:00
添加客服
联系邮箱
sales@vocust.com
返回顶部
更懂酒旅和体验管理的科技公司